學會消息TSA News
首頁 > 學會消息TSA News
2023年臺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徵選結果
2023-11-06
2023年臺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共有13篇博士論文、43篇碩士論文參加徵選,由博碩士論文獎評審委員會歷經初審、外審、決審三階段選拔,決選出一篇博士論文獎、兩篇博士論文佳作獎、三篇碩士論文獎、四篇碩士論文佳作獎。
 
評審委員會成員(依姓氏筆劃排序):王維邦(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胡郁盈(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范綱華(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恩潔(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力軒(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簡妤儒(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一、
博士論文獎
獎項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博士論文獎 吳明季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傅可恩 價值、參與和主權:
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實踐的三個面向
 
  1. 吳明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價值、參與和主權: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實踐的三個面向

    指導教授:傅可恩
    得獎說明:

    此文是作者在阿美族奇美部落長達二十年的民族誌研究成果,可視為後殖民主義取向的行動研究。透過作者以一個漢人身份投身在花蓮阿美族部落的部落發展實踐經驗與生命歷程,以及對阿美族語言、概念與生活的豐富理解,作者以洞察價值、參與和主權三個關鍵概念,來深度解析原住民族如何應對資本主義、國家體系和國際體系介入後的種種挑戰,以及原住民知識與價值的適應性、脈絡性與關係性的特質。更重要地,作者清楚掌握自身與研究對象所處的結構位置與文化政治脈絡,挑戰了社會學批判傳統中的許多基本預設,細膩地覺察出理論常常出現的專斷與簡化,也跳脫原民知識內涵的本質性論述與博物館式的建構模式,改以「對內」與「對外」的文化轉譯社會機制的運用來營造部落主體的建構,可謂具有「解殖民」的知識行動。整體而言,此文雖未具有令人驚豔的理論創新,也尚未完整處理各式學術領域概念與材料之間的不相容與矛盾,但能以雄厚的民族誌材料與行動經驗與時下的社會學理論進行對話,實屬雄辯、原創、見解獨特的寫作,也對原住民族權益文化的實踐和政策,提供難以忽視的實務啟示。這是一本有學有術,有理論有實踐,鏗鏘有力的優質論文。
     
二、博士論文佳作獎(依姓氏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獎項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博士論文佳作獎 王安琪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吳嘉苓 實踐「善終」:
安寧照護的實作、預期工作與專門技能
博士論文佳作獎 何思瑩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柯志哲 臺灣各種從業身份之間的流動性和薪資差異探討:
區隔化與性別化的勞動市場?

 
  1. 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實踐「善終」:安寧照護的實作、預期工作與專門技能

    指導教授:吳嘉苓
    得獎說明:


    此文採用照護實作的理論視角,以此分析在高度醫療化的死亡歷程中,人們如何實踐「善終」或安寧照護如何實踐?以呈現當代台灣社會如何創造與維持文化性適當的理想死亡。透過在醫學中心的安寧病房進行一年期的田野觀察,深度訪談 23 位安寧團隊成員及 21 位病患家屬,和分析政府、專業組織、民間組織的相關文本,此文使用預期工作與隱形工作的概念來了解安寧照護所牽涉到的專門技能,並對西方安寧照護推動歷史脈絡、臺灣善終觀念轉變與立法過程,醫療照護的理念與民間實作的不同運作邏輯、「家」的預設等議題,都有清楚的整理與深入的交代。整體而言,此文研究難度高,但作者書寫順暢、資料豐富且處理細膩、具政策與實務的參考價值,是高水準並有跨界特質的論文。如能在理論化上對死亡軌跡與照護實作進一步推進,此文也會有更多的突破。
 
  1. 何思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臺灣各種從業身份之間的流動性和薪資差異探討:區隔化與性別化的勞動市場?

    指導教授:柯志哲
    得獎說明:


    此文探討臺灣勞動者不同的從業身分工作經驗對於其工作身分轉換的可能性及薪資待遇變化的影響,藉以檢視臺灣勞動市場中是否存在區隔化和性別化的現象。此論文的研究框架涵蓋從業身份、就業經驗、性別、家庭等元素,具有相當的複雜程度,但作者論述流暢,並提出詳細的研究假設,析論清晰。藉著細緻、耐心地處理龐大的工作史資料,此文適當採用事件史分析法、多類別邏輯迴歸來分析不同工作身分轉換的可能性,及採用線性固定效應模式來分析薪資變化。整體論文的理論發展和實證資料的驗證契合度高,也點出了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的職涯處境,和凸顯了女性在職涯發展軌跡中,與男性有何不同所在。整體而言,這是一篇質量佳的量性研究博士論文。如果能更細緻考量職業屬性、年齡區間、失業者身份在分析架構內的配置,此文具有可期的未來成果。
 
三、碩士論文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獎項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碩士論文獎 江韋築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熊瑞梅、
鄭力軒
網絡社區結構的跨界和異質性學習與創新效果:
全球半導體公司間的專利引用網絡分析
碩士論文獎 陳亭穎 國立清華大華社會學研究所 陳瑞樺 能源轉型與文蛤養殖: 雲林麥寮設置綠能發電設施之爭議
(Energy Transition and Clam Aquaculture: The Controversy on the Installation of Green Energy Facilities in Mailiao, Yunlin )
碩士論文獎 施又熙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欣怡 轉型正義的傾斜:
失語現象的移轉與被消失的失語者
 
  1. 江韋築(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網絡社區結構的跨界和異質性學習與創新效果:全球半導體公司間的專利引用網絡分析
    指導教授:熊瑞梅、鄭力軒
    得獎說明:

    此文使用專利的引用資料,以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呈現「跨界」與「異質性」概念區分技術知識領域的內外差異,而建構出目前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半導體產業的知識網絡,並從中探索這個網絡對於組織的學習及創新的影響。論文承襲經濟社會學、社會網絡、組織地位研究的理論傳統,運用創新和嚴謹的研究方法,是一篇架構清晰、問題意識明確、研究方法訓練扎實、結論具高說服力的作品。此外,此文超越了短期的產業財務分析,以社會學角度增進對半導體產業的長期學理認識。
 
  1. 陳亭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能源轉型與文蛤養殖: 雲林麥寮設置綠能發電設施之爭議(Energy Transition and Clam Aquaculture: The Controversy on the Installation of Green Energy Facilities in Mailiao, Yunlin )

    指導教授:陳瑞樺
    得獎說明:

    此文透過作者進駐麥寮鄉兩個以養殖業為主的村落,所累積的長期、深入、細緻的田野資料,探討陸域風機為何能夠在養殖業村落設置,但漁電共生為何受到養殖戶的反對。此文緊密、清晰、簡潔地論述地方紋理如何影響新能源技術的在地化過程,包含指出地方政治頭人以深厚的地方知識與人情網絡,自己打造為調配綠能資訊與利益的引路節點,以及描繪出「漁電共生」的理念忽視了欲引入的光電技術與文蛤養殖技術的(不)相容性。整體而言,此文雖可在理論抽象性與討論再深化,但已是具有傑出田野成果的政治社會學和技術社會學作品。
 
  1. 施又熙(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轉型正義的傾斜:失語現象的移轉與被消失的失語者
    指導教授:葉欣怡
    得獎說明:

    此文是一本真誠、獨特、可貴、不易書寫的作品。首先,作者艱困地爬梳受難者後代的自我生命史,對照多國轉型正義的模式和採取集體記憶的框架,反思出台灣轉型正義中「只有受難者、沒有加害者」的窘境,是否造就執行者後代成為另一群「失語者」的生活境遇。再者,此文拓展了政治暴力受創者應涵蓋受難者/執行者親屬的定義界線,甚至對兩端後代的身心失語狀態是否能形成「我群」認同作了比較性的討論。基於執行者與執行者後代是極難尋覓的研究對象,此文對其心境歷程的細緻刻畫,讓此文成為拓展轉型正義議題之知識與實務認識的難得論文。
 

 

四、碩士論文佳作獎(依姓氏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獎項 姓名 校系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碩士論文佳作獎 邱邰品 東海大學社會系 鄭斐文 買賣一份「媽媽工作」:
居家清潔商品化下的女工性別與勞動
碩士論文佳作獎 曹亦佳 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陳美華 性抵抗:
南鐵抗爭的性別、身體與情感
碩士論文佳作獎 黃怡菁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黃克先 包容性連帶:
無家者社福組織建立社會連帶的過程與阻礙
碩士論文佳作獎 鄭宇廉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黃克先 年輕男同志的危殆工作與親密生活
 
  1. 邱邰品(東海大學社會系)
    買賣一份「媽媽工作」:居家清潔商品化下的女工性別與勞動

    指導教授:鄭斐文
    得獎說明:

    此文分析「家事外包」的家務勞動商品化,由性別與階級角度交織性地描繪居家清潔女工的身體與情緒勞動。透過文化文本分析、深度訪談、與田野觀察,此文不僅呈現居家清潔工作不為人知、不受認可的專業性,更指出當代母職意識形態如何同時收編了中產與勞工階級的母親,使得居家清潔成為一份可慾望、可買賣的媽媽工作,也具體指認清潔女工口中「袂曉/會曉」的內涵,及解析男粗女細的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削弱了居家清潔女工的薪資議價能力和專業價值。整體而論,本論文具社會學想像力,立論清楚,透過以身為度和深描勞動文化,兼具分析的溫度與力度。
 
  1. 曹亦佳(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陰性抵抗:南鐵抗爭的性別、身體與情感
    指導教授:陳美華
    得獎說明:

    此文以南鐵東移的黃家抗爭現場為田野,發展出「陰性抵抗」的概念,即以行動者微觀視角覺察出在以女性為主的抗爭活動,有哪些細緻的不同情感、身體的動員與行動者性別,所構築而成的日常抵抗。有別於資源動用、政治機會結構等傳統社會運動理論的陽剛視野,此文不僅挖掘出先前研究較為輕忽的情感部分,也把身體策略運用的分析融入社會運動研究之中,也思考了抗爭運動的另類可能。整體而言,此文充分掌握 insider 視角的觀察與訪談內容,且書寫流暢。研究分析力道雖可再加強,但瑕不掩瑜。
 
  1. 黃怡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包容性連帶:無家者社福組織建立社會連帶的過程與阻礙
    指導教授:黃克先
    得獎說明:

    此文透過對無家者提供社福照顧的創新組織「人生百味」底下的專案計畫「重修舊好」,以實習生身份進行田野調查,並回應「社會力組織作為一個外力介入社會連帶的建立,如何影響無家者的社會關係?」透過豐富的文本與田野資料,此文清楚說明為何現存體制無法有效解決無家者的困境,也發現理想性組織在實踐過程中的阻礙、難題、開創性及變革可能,更同時反省理想性組織需面對的限制及危險,如內部權力關係對資源分配和組織目標的影響,以及無家者之間在競爭資源上發展而出的生存策略等。整體而言,此文雖因訪談 資料龐大而部分描繪不夠清晰,但具體呈現這類組織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也具備學術與實務的參考價值。
 
  1. 鄭宇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年輕男同志的危殆工作與親密生活
    指導教授:黃克先
    得獎說明:

    此文探討性/別、貧窮、工作與親密生活的鑲嵌共構,如何體現男同志常規親密關係的排外/壞條款,以及危殆男同志在結構限制下的能動展現與親密協商。利用民族制式的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此文探知原生家庭的經濟弱勢如何影響了男同志進入危殆型工作產業,並且描繪了階級越弱勢的男同志,在親密關係中不對等地協商性愛、情感、勞動以及金錢花用,但也可能因此而發展出更彈性、務實的親密實作。本研究補足了同志研究中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現象,也挑戰了對既有常規權力的想像和看似「階級真空」的性感階序關係,在問題意識與田野發現上都有原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