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社會系演講系列5/20身份政治與幸福感受:1999至2019的台灣社會
2021-05-11
主講者:張苙雲(中研院社會所兼任研究員)
題目:身份政治與幸福感受:1999至2019的台灣社會
主持人: 陳東升(台大社會系教授)
時間:2021年5月20日(四)12:30-14:00(前三十位入場聽眾可領取餐盒一份,敬請準時入座)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319 室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GQvMkJBMUsfNMi5w6
*因應本校防疫措施,與會者請攜帶口罩,且須填具本報名表始得參加。本報名表中所蒐集個人資料僅為辦理本場演講上防疫目的使用。
*倘若14天內有類流感症狀:發燒(≧37.5℃)、咳嗽、喉嚨痛、呼吸道窘迫、流鼻水、肌肉或關節酸痛、頭痛等,請勿參加。
演講介紹:
本研究借鏡於Smith 與Klandermans(2001)對集體身份建構的理論框架,以理解上世紀九零年代台灣社會所經歷的身份意識的喚醒、咎責、權力競逐等歷程。受益於Tajfel與Turner (1978)以降以及Anspach(1979)的研究,身份動員帶動著自我形象、刻板印象和歧視的形成,以及各類政治社會運動的參與。近年政治學者更注意到身份動員對社會共識帶來破壞。基於相關文獻的理解,我們推論集體身份建構的操作對身處其中民眾的社會心理有著一定的影響,其幅度受到民眾之政黨認同和選舉結果而調節。我們使用1999年至2019年間台灣社會意向調查,搭配以1995年至2014年間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調查和政府統計資料,檢驗「幸福感的認同政治假設」和「幸福感的經濟假設」。分析發現認同政治與經濟兩股影響力道的此消彼長足以解釋二十一年間民眾幸福感受的演變,政治認同的幸福紅利不僅彌補長期經濟衰退所致的幸福缺口,甚且進而因政治的幸福紅利逐年增長而至超過經濟的幸福缺口,帶來於2010年起幸福感趨勢的上揚。政黨認同和省籍的影響在不同的執政黨執政之下,有不同的表現。
講者介紹:
張苙雲教授
2011年退休前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合聘/兼任教授,過去研究集中在醫療產業、製藥產業、金融產業的生態結構變遷、品牌和制度信任、網絡生產和人情關係、以及組織競爭機制等,近年研究焦點放在健康不平等和幸福感,並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且主編或撰寫數本專書。
題目:身份政治與幸福感受:1999至2019的台灣社會
主持人: 陳東升(台大社會系教授)
時間:2021年5月20日(四)12:30-14:00(前三十位入場聽眾可領取餐盒一份,敬請準時入座)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319 室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GQvMkJBMUsfNMi5w6
*因應本校防疫措施,與會者請攜帶口罩,且須填具本報名表始得參加。本報名表中所蒐集個人資料僅為辦理本場演講上防疫目的使用。
*倘若14天內有類流感症狀:發燒(≧37.5℃)、咳嗽、喉嚨痛、呼吸道窘迫、流鼻水、肌肉或關節酸痛、頭痛等,請勿參加。
演講介紹:
本研究借鏡於Smith 與Klandermans(2001)對集體身份建構的理論框架,以理解上世紀九零年代台灣社會所經歷的身份意識的喚醒、咎責、權力競逐等歷程。受益於Tajfel與Turner (1978)以降以及Anspach(1979)的研究,身份動員帶動著自我形象、刻板印象和歧視的形成,以及各類政治社會運動的參與。近年政治學者更注意到身份動員對社會共識帶來破壞。基於相關文獻的理解,我們推論集體身份建構的操作對身處其中民眾的社會心理有著一定的影響,其幅度受到民眾之政黨認同和選舉結果而調節。我們使用1999年至2019年間台灣社會意向調查,搭配以1995年至2014年間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調查和政府統計資料,檢驗「幸福感的認同政治假設」和「幸福感的經濟假設」。分析發現認同政治與經濟兩股影響力道的此消彼長足以解釋二十一年間民眾幸福感受的演變,政治認同的幸福紅利不僅彌補長期經濟衰退所致的幸福缺口,甚且進而因政治的幸福紅利逐年增長而至超過經濟的幸福缺口,帶來於2010年起幸福感趨勢的上揚。政黨認同和省籍的影響在不同的執政黨執政之下,有不同的表現。
講者介紹:
張苙雲教授
2011年退休前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合聘/兼任教授,過去研究集中在醫療產業、製藥產業、金融產業的生態結構變遷、品牌和制度信任、網絡生產和人情關係、以及組織競爭機制等,近年研究焦點放在健康不平等和幸福感,並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且主編或撰寫數本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