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蘭
清大社會學研究所、人社院學士班、運動科學系合聘副教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訪問學人
臺灣社會首次舉辦的「運動社會學工作坊」於2021年11月14日熱鬧登場,共有近一百五十位研究同好與運動實務工作者參與。這是由「臺灣身體文化學會」主辦、《運動文化研究》編輯委員會、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共同協辦的學術交流會議。
這個工作坊的籌備緣起是「臺灣身體文化學會」希望積極與不同學科進行學術交流,打造有機對話的學術社群。學會在2020年曾經邀請台大人類學系謝世忠教授籌備「運動人類學」場次、「運動人類學的跨域融合」論壇,參與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年會發表論文,也邀請我規劃「運動社會學」場次,偕同年輕新秀參與臺灣社會學年會發表論文。
此外,今年四月更舉辦一場精彩的「運動與性別研究工作坊」,由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規劃,邀請台大社會學系吳嘉苓教授共同擔任評論人。活動佳評如潮,更激發許多研究生的學習需求,決定再加碼推出系列工作坊。為了促進體育運動學領域和社會學界之交流,特別籌辦「運動社會學工作坊」,邀請正在進行運動與社會相關研究議題者投稿參與。經由公開徵稿程序,歷經摘要審查,最後邀請六位研究者進行發表。希望藉由評論者提供改寫建議,與會人員彼此之間的激盪討論,提升研究品質,擴大社群交流。同時讓與會者了解運動社會學之理論與實務,提振運動社會學之研究能量。原訂開放三十位來賓報名現場活動,包括:研究學者、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教師、運動實務工作者、相關系所學生。最後由於疫情緣故,調整為線上活動形式,反倒增加百位參與者共享這場學術饗宴。
與會者來自台灣、香港、日本、韓國、中國、英國、紐西蘭。身分來源為:大專院校教育工作者24%、學生49%、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和教練10%、助理和助教3%、社會人士(媒體和體育行政)14%。與會人員的學科組成近六成為教育學和體育學專業,其餘則包括:社會學、人類學、傳播學、地理學等領域。
「2021年運動社會學工作坊」由臺灣身體文化學會林伯修秘書長、《運動文化研究》主編湯添進所長進行開幕致詞,隨即展開緊湊精彩的線上學術討論。工作坊總共安排四個場次,分別是主題演講:「運動社會學:議題與挑戰」,以及三場論文發表:「運動中的性別」、「運動的在地主義與全球化」、「運動產業與訓練體制」。
一、運動社會學:議題與挑戰
主題演講場次的首位講者,邀請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的陳子軒教授擔任開路先鋒,他目前身兼國際運動社會學會諮詢委員,更是許多電視台的著名球評和運動文化專欄作家。他以〈來自左外野—運動社會學在台灣〉為題,分享多年來的研究經驗以及對於臺灣運動社會學界的觀察。他提出「左」「外」「野」作為對運動社會學這個學門的期許: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永遠的在「野」黨(陳子軒 2019)。子軒老師認為運動社會學遭遇到三大挑戰,分別來自:自然科學的典範、主流社會學界、運動社會學內部(Bairner, 2012)。他認為作為一個運動社會學家,可以嘗試改變世界,也要對實證量化的霸權採取警戒之姿。雖然運動社會學家受到雙重宰制,被社會學家忽視,也被運動員看輕。但運動社會學家不妨試著把目標設定遠大,而非侷限於運動之上。更可惜的是,許多運動社會學家時常會採取負面觀點看待「運動」這個文化現象,也不投入運動參與或觀賞,而這將會失去影響運動文化、改變運動世界的機會(Bairner, 2012; 陳子軒 2012:270)。
此外,子軒老師也提到運動社會學更面臨到身體、傳播、身分認同的三種轉向。他呼籲我們需關注運動的多元可能,例如:從政府主管機關來反思各國如何看待體育運動,不同國家透過把體育運動跟傳播、文化、觀光、數位予以結合,可以拓展民眾的多重視野,更撐開許多的發展空間。最後,子軒老師也分享了「左外野」FB社團,讓大夥可以持續共同關注運動、社會、文化、性別、媒體等議題,並邀請與會者加入「臺灣—英國運動批判社會科學網絡」,一起投入未來的研究行列。
主題演講場次隨後則由我進行分享,目前我除了與清大運動科學系合聘,擔任清大運動事業與政策中心執行委員,近年來也因公務而有機會瞭解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相關運作。我以〈臺灣運動社會學:議題與挑戰〉為題,分享三個面向的課題:自身從事原住民棒球田野的秘訣、臺灣社會學界的運動社會學發展圖像、勾勒既有的挑戰與突破。
首先、我分享為了解開原住民棒球夢的謎題,如何找到鉅視與微觀的交會之窗,來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除了確立原住民投身棒球運動的數據和趨勢,也要留意五個面向:一、打底暖身:瞭解歷史發展脈絡為何?二、比較視野:描繪不同社會如何討論棒球?釐清原漢之間、阿美族與其他原住民的運動參與差異。三、左右交鋒:分析既有論述和研究觀點為何?例如:基因體質說、政治—治理與國族意識的觀點、經濟決定的誘因、社會流動說。四、提出研究假設和研擬適切的研究設計。五、有破有立:在既有基礎上,反思發現和貢獻。
其次、我分析臺灣社會學界如何進行運動社會學研究。例如:最著名的是中研院社會所湯志傑研究員從運動反思文明與暴力共存的弔詭,釐清臺灣人如何理解「運動」,分析它與西方社會對於競賽遊戲的理解有何異同。此外,他更考察本土運動的觀念史,反省翻譯現代性的課題(湯志傑 2009,2011;Tang 2010, 2018)。臺灣在學位論文方面則大多集中在棒球運動,包括:國族認同、職棒勞動體制、訓練體制、棒球文化……等面向。過去二十五年來,僅出現不到二十本學位論文。而相關開課更是有限,難以彼此串連和深化研究議題,也較難培養有專業訓練的新生代(林文蘭 2009)。反倒是在體育運動學界,對於臺灣運動社會學的歷史發展脈絡、知識社會學考察與相關議題的討論則非常蓬勃(姜穎 2015;陳子軒 2012;陳昱文 2018;湯添進、陳昱文、黃郁婷 2017;黃東治 2007,2019)。尤其是陳昱文(2018)的博士論文訪談21位臺灣運動社會學界的學者,指出這個專業領域作為邊陲學科的挑戰。
第三、我勾勒出未來的研究挑戰與突破。一、如何掌握在地主體性的研究、透過多元化的研究場域、建立長期的研究視野。舉例來說:投入全控機構的研究、揭開運動實作或組織運作的黑盒子、打造動態研究觀、建構國家級的運動資料庫、成立超越奪牌視角的跨域協作平台。二、如何超越功績主義和社會不平等的視野,面對越趨惡劣的貧富差距、城鄉發展不均、錦標主義和國族主義的作祟、錦上添花的大灑幣,我們需要反思運動可以扮演何種角色、具備何種社會意涵?三、立基於「從運動看社會」的視角,運動不僅是一面化妝鏡、放大鏡、顯微鏡,如何針對運動議題進行社會學反思、如何從運動現象進行交織性的分析、如何從運動趨勢進行長期歷史、文化比較的探究,都是可以致力的方向。最後,站在陳子軒老師所謂的「左外野」,新生代可以如何領略運動社會學的風景?我提出以人為念、以身為度、建立有意義的可比較性、針對運動世界的「內」與「外」進行深刻的社會機制分析。此外,藉由把「文化」帶進來,持續鍛鍊「深描」和運動文化解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拒絕馴化、培養批判,透過聚焦「體制」、解構「爭議」、研擬「解方」,可以拓展未來豐沛的研究能量。
二、運動中的性別
本場次從運動場域中的性別暴力以及賽事中的眼淚為例,揭開我們對於性別宰制和解放的不同觀點。
第一篇論文是〈當個強者/像個男人=免疫性侵?——運動「性」文化的法社會學批判〉,由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張庭瑋發表。這份研究引入女性主義理論作為指引,分析運動中的性暴力如何被置於「性別化的權力架構中」來思考。庭瑋指出運動性暴力兼具了一般性侵害之密室犯罪、權勢位階、運動性別文化權力關係的多重特質。它不僅是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也需要考量運動場域中的獨特文化,以及此套文化如何影響運動員看待身體與性的界線。庭瑋指出必須重塑對於運動性別文化的認識,而晚近以酷兒理論之敢曝(camp)的去陽剛策略並不適合取代女性主義的倡議,否則性別宰制僅會轉型而不會真正褪去。
第二篇論文主題是“Shifts of mediated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sportswomen's tears”,由今年五月剛從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取得媒體、電視與電影學博士學位的繆萱(Clair Shiuan Miao)發表。她的博士論文主題是:Nationalism and multiple ideals of sporting femininities: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New Zealand and Taiwanese sportswomen in perceived masculine sports。專長是媒體與傳播、性別研究、運動社會學,此刻她正在紐西蘭Malatest International從事分析工作者的職務。這篇論文關注女性運動員在運動賽事的流淚,指出這不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更存在著一種意義建構和轉變過程。繆萱的論文從兩屆奧運的媒體報導、讀者評論和影像再現中,分析女性運動員流淚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和價值的轉變。
三、運動的在地主義與全球化
這個場次聚焦在跨國運動觀光下的全球化與在地化議題,以「衝浪界的麥加」聞名的峇里島和全球滑雪網絡的拼裝為例,激盪出許多討論的火花。
首先、由清華大學人類所劉宗鶴發表〈我的家鄉,你的衝浪天堂:作為他者的峇里島本地衝浪客〉,這篇論文耙梳峇里島衝浪的歷史發展脈絡,聚焦峇里島人的文化觀、人海關係,探究峇里島本地為何無法發展出蓬勃的在地衝浪社群。宗鶴從全球化的觀光經濟和「閾限」(liminality)的概念,分析峇里島的衝浪之海如何成為多重文化的競技場,描繪它對於前往朝聖的外國衝浪客和本地浪人彼此間的意義、協商與重構。
其次、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陳洋發表〈雪的經濟:拼裝全球滑雪網絡〉。目前人正在西藏與尼泊爾交界從事田野的陳洋,找到一處網路訊號良好的空間,委身於汽車後座與我們分享她的研究。去年因疫情滯留日本十個月,因緣際會開啟了陳洋對這項議題的關注。她的研究勾繪雪的全球化歷程,從雪如何被製造,藉由人工造雪機和壓雪機的技術,如何把危險的雪打造成安全、可控制、可複製的人造滑雪場。此外,陳洋分析全球滑雪活動的出現與變遷,描繪滑雪如何從單純的交通工具,發展成為阿爾卑斯山的高山療養院和滑雪聖地。她更進一步指出冬季奧運會如何把滑雪運動帶進全球化、休憩化、觀光化的視野。她的研究闡述滑雪場的技術物—「雪」如何被打造,讓風險和不穩定性變成可控制,讓雪變得可移動,甚至讓雪的經濟得以被複製化、規模化,並且產生連結全球的滑雪資源網絡和臨時僱傭網絡。相信這份研究未來能夠藉由「雪的經濟」,讓我們更深刻地反思人類世(The Anthropocen)與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雙重效應。
第三個場次是運動社會學十分熱門也相當關鍵的課題,分別針對棒球產業發展與桌球訓練體制,帶來深入的分析。
本場次的第一篇是〈台日入札制度對台灣棒球產業之影響初探〉,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許彥輝發表他對於台日入札制度的研究設計和第一手觀察。彥輝曾經擔任中華職棒大聯盟副秘書長的職務,四年期間主要執掌公關和行銷的角色。他從新聞傳播管理的專業出發,以中職四割男王柏融入札日本火腿隊的案例,試圖理解其對於臺灣棒球產業、基層球員培養體系、優秀球員旅外選擇的多重影響。由於他曾經位居要津,瞭解台日入札制度的前後脈絡,也可以觸及職棒年輕球員、經紀人、棒球重點學校教練、決策者等關鍵報導人。這份研究預期未來將對於現役和年輕球員、職棒球隊、兩國職棒聯盟和棒球產業發展的效應會有很豐碩的成果。
第二篇則是由清華大學社會所張芸瑄分享〈夢想的背後:國泰女桌國手的訓練體制和自我認同〉。她從小參與桌球社,高中和大學加入校隊,大學期間到北京清華大學交換一年之際,授課老師剛好是曾入選中國國家代表隊的球員,分享許多身為昔日國手的心路歷程。由於芸瑄本身也接觸過多位臺灣桌球國手,這促成她想要瞭解桌球國手的身體規訓和身分認同的契機。因此,她從國泰女桌國手的訓練體制出發,細緻描繪置身於全控機構中的國手,她們面對何種訓練日程表、訓練菜單內容、技術與體能訓練年曆。芸瑄的研究試圖釐清成為國手的夢想背後,球員如何被球團規範與商品化,以及國手如何捲入國族意識的漩渦之中。
五、立足左外野:投向未來
最後的綜合討論與交流,由主持人湯添進所長邀請子軒老師和我針對六篇論文提供綜合建議。隨後我們也分享一些經驗給對於運動研究有興趣者參考。在研究生階段,需要考量時間、資源和人力,勿好高騖遠,不妨嘗試練習如何「小題大作」。把自己的核心關切和提問表達清楚並不容易,然而,透過不斷的練習會慢慢進步,也要培養自己提出適當的研究設計和資料收集策略來回答問題意識。
此外,徹底掌握運動實務和訓練實作,這是基本功。對於理論觀點的訓練不能偏廢,針對相關研究的發展也要有所瞭解。倘若進行個案研究,則要指出其代表性、特殊性或是理論意涵。若要從事比較研究,則要敘明源由,建立有意義和適切的可比較性,千萬別一味地追求比較研究,但卻只是徒具形式、流於空泛。更重要的是,不要僅是把焦點投注在運動場域之「內」,運動世界之「外」的議題也需要關注,這將會有助於跳脫既有的思考框架、培養跨界的胸襟、拓展研究的格局、帶來新穎的研究議題。
舉例來說,針對學齡期球員不重視學科、沒有第二專長的技藝規劃,導致許多球員的職涯發展受限。假使要深入探究此議題,不僅需要考量到訓練體制、賽制規劃、教練帶隊風格、球隊文化。也要留意球員周遭的重要他人是否提供太多的夢想和激勵,未曾揭露其中存在的失敗和風險。而在運動場外的球員家庭氛圍與階級條件、重要他人的鼓舞、學科教師和球隊教練的身教、運動升遷和獎賞機制、教練聘任的去留、臺灣社會的運動員文化,也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運動社會學工作坊」在臺灣的初登板,最後在林伯修秘書長的勉勵之語,以及與會伙伴的能量充滿中圓滿落幕。
[致謝] 感謝工作伙伴:聲佶、婉華、玉瑾、永琦
參考書目
林文蘭 (2009) 初探台灣的運動社會學。臺灣社會學會通訊 66:56-59。
林文蘭 (2010) 棒球作為「原/圓夢階梯」:教育體制、文化創生與社會階序繁衍。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姜穎 (2015) 繼受的他者:台灣的運動與國族主義焦慮。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00:3-52。
陳子軒 (2012) 邁向批判運動社會學/身體文化研究。體育學報 45(4):267-278。
陳子軒 (2019) 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大家講。臺北:聯經。
陳昱文 (2018) 臺灣運動社會學的發展與意涵—知識社會學觀點。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湯志傑 (2009) 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 47(1):1-126。
湯志傑 (2011) 養生、競賽遊戲與鍛鍊:本土運動觀念初探。社會分析 2:87-148。
湯添進、陳昱文、黃郁婷 (2017) 運動社會學的發展脈絡、理論與主流議題。體育學報 50(1):1-18。
黃東治 (2007) 臺灣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 36(2):22-31。
黃東治 (2019) 臺灣運動社會學要義:種族、民族主義與棒球。大專體育學刊 21(4):i-iv。
Bairner, A. (2012) For Sociology of Sport.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9(1): 102-117.
Tang, Chih-Chieh (2010) Yundong: One Term for Two Different Body Cultures. East Asian Sport Though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 73-104.
Tang, Chih-Chieh (2018) Literatization vs. Civilization: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China and the West with a Focus on Violence. Soziale Systeme: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sche Theorie 23(1-2): 174-190.
相關網站
左 • 外 • 野 The Leftfield運動、社會、文化、性別、媒體論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1088245454891
臺灣—英國運動批判社會科學網絡
https://criticalsport.network/
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https://bodyculture.org.tw/
臺灣運動社會學會
http://www.tsss.org.tw/
國際運動社會學會(International Sociology of Sport Association)
https://issa1965.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