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社會所9/30《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新書座談會
2022-08-30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將於9月舉辦《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一書之新書座談會。相關活動訊息如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作者群: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亮全(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
劉季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冠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淑惠(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主持人:陳志柔(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瞿海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香潔(行政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經組組長)
時 間:2022.09.30(五),14:30-17: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人文館南棟8樓802會議室
報 名:https://forms.gle/DqBzYizWcJVbtm5s5
活動聯絡:梁雅惠,as0200802@gate.sinica.edu.tw
【新書簡介】
九二一震災是臺灣災害科學發展與政策改革的里程碑,然而其過程與後果還有待完整研究。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災損較嚴重?為什麼有些受災社區能夠成功復興?重建政策與制度創新的績效如何?這些問題有待更深入的解答。本書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等學者合作的成果,回顧臺灣地震科學,特別是九二一地震之後的研究發展,也重訪了當年的災民與受災社區的現況。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震災研究導論,提出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動員與合作,能夠提升制度韌性的理論;第二部分解構地震風險,介紹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等概念與其在集集地震的實際運用;第三部分運用韌性的概念,探討九二一地震後的房屋重建、社區重建以及心理重建經驗的啟示;第四部分「面對下一場巨震」分析臺灣的防救災制度的歷史變遷,據此我們也提出對未來防災公共策略與法律制度改革的建議。
【作者群簡介】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是兩岸三地階級分化、貧富差距與災難社會學,近年來亦關注數位科技、氣候變遷與疫情等全球風險議題。
⊙陳亮全
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專攻工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退休客座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研究領域為都市設計、社區營造、社區重建與防災、災害防救體制;近年則關注原民部落災害韌性建構議題。
⊙劉季宇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博士,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地震工程、維生線系統耐震分析與風險評估。
⊙林冠慧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克拉克大學George Perkins Marsh Institute 研究學者,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過去兩千年氣候重建、氣候變遷與社會系統動態、災難風險分析。
⊙陳淑惠
美國艾默雷大學(Emory University)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研究領域為創傷心理研究、臺灣文化脈絡下的憂鬱、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非語言情緒(臉部與聲音情緒辨識)、正向心理學與慢性疾病。
陳亮全(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教授)
劉季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冠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淑惠(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主持人:陳志柔(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瞿海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香潔(行政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經組組長)
時 間:2022.09.30(五),14:30-17:00
地 點:中央研究院人文館南棟8樓802會議室
報 名:https://forms.gle/DqBzYizWcJVbtm5s5
活動聯絡:梁雅惠,as0200802@gate.sinica.edu.tw
【新書簡介】
九二一震災是臺灣災害科學發展與政策改革的里程碑,然而其過程與後果還有待完整研究。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災損較嚴重?為什麼有些受災社區能夠成功復興?重建政策與制度創新的績效如何?這些問題有待更深入的解答。本書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等學者合作的成果,回顧臺灣地震科學,特別是九二一地震之後的研究發展,也重訪了當年的災民與受災社區的現況。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震災研究導論,提出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動員與合作,能夠提升制度韌性的理論;第二部分解構地震風險,介紹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等概念與其在集集地震的實際運用;第三部分運用韌性的概念,探討九二一地震後的房屋重建、社區重建以及心理重建經驗的啟示;第四部分「面對下一場巨震」分析臺灣的防救災制度的歷史變遷,據此我們也提出對未來防災公共策略與法律制度改革的建議。
【作者群簡介】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是兩岸三地階級分化、貧富差距與災難社會學,近年來亦關注數位科技、氣候變遷與疫情等全球風險議題。
⊙陳亮全
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專攻工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退休客座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研究領域為都市設計、社區營造、社區重建與防災、災害防救體制;近年則關注原民部落災害韌性建構議題。
⊙劉季宇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博士,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地震工程、維生線系統耐震分析與風險評估。
⊙林冠慧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克拉克大學George Perkins Marsh Institute 研究學者,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過去兩千年氣候重建、氣候變遷與社會系統動態、災難風險分析。
⊙陳淑惠
美國艾默雷大學(Emory University)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研究領域為創傷心理研究、臺灣文化脈絡下的憂鬱、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非語言情緒(臉部與聲音情緒辨識)、正向心理學與慢性疾病。
書籍連結:https://reurl.cc/ER6Kbm
【活動說明】
1.本座談會開放現場參與及線上臉書同步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iosacademiasinica/)
2.為因應防疫措施,與會前兩週內如曾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者,請避免參加活動,您可以線上方式參與。
3.請現場參與來賓自備口罩並於活動中全程配戴。
【活動說明】
1.本座談會開放現場參與及線上臉書同步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iosacademiasinica/)
2.為因應防疫措施,與會前兩週內如曾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者,請避免參加活動,您可以線上方式參與。
3.請現場參與來賓自備口罩並於活動中全程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