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社會學會年度博碩士論文獎、博碩士論文佳作獎公告
2019-11-14
說明:
2019年臺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共有3篇博士論文以及34篇碩士論文參加甄選,由博碩士論文獎評審委員會歷經初審、外審、決審三階段選拔,決選出一篇博士論文佳作獎、三篇碩士論文獎、三篇碩士論文佳作獎。
博士論文佳作獎
A:博士論文佳作獎
得獎說明:
此博士論文探討台灣的大學與日本的大學的博士養成與流動圖像,論文結構清楚,條理分明,文字通順,是一本具有水準的博士論文。作者採用統計資料分析與質性訪談來探討這個議題,內容豐富,顯示作者為此論文付出很大的心力。但分析的資料與模型,特別是日本方面的統計資料,仍可更進一步強化。
B、碩士論文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得獎說明:
1. 馮垂華
此文是台灣少見對於其他社會「族群關係」議題所進行的深刻研究。作者對其原生社會族群不平等體制的建立、以及運動者試圖改變族群隔離制度及文化所做的研究,有助於馬來西亞人對其族群變遷議題的探討,也幫助台灣讀者對馬來西亞的族群關係發展進一步瞭解與借鏡。作者有系統地結合「族群關係」與「社會運動」的文獻,為論文主題提供清晰而有效的分析架構。文中對於馬來西亞過去「種族典範」、「族群關係」的分析提供了清楚的刻畫。,本文也對過去較偏重探討精英的路線提出質疑,並透過一般運動參與者的訪談,找到初步證據,進而挑戰「跨族公共領域」在馬來西亞已然建立或成形的論點。上述論證為本文最具原創性的論點,不但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具有理論發展的潛力。
C、碩士論文佳作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頒獎時間地點:
2019年11月30日中午「社會學年會會員大會」中央研究院人文館第一會議廳
評審委員會成員:吳宗昇、古明君、許甘霖、石易平、范綱華、齊偉先、黃于玲
2019年臺灣社會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共有3篇博士論文以及34篇碩士論文參加甄選,由博碩士論文獎評審委員會歷經初審、外審、決審三階段選拔,決選出一篇博士論文佳作獎、三篇碩士論文獎、三篇碩士論文佳作獎。
博士論文佳作獎
A:博士論文佳作獎
姓名 | 校系 | 指導教授 | 論文名稱 |
王士肯 | 政大社會學研究所 | 熊瑞梅 劉正 |
博士人才的空間流動與影響因素:臺灣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
得獎說明:
此博士論文探討台灣的大學與日本的大學的博士養成與流動圖像,論文結構清楚,條理分明,文字通順,是一本具有水準的博士論文。作者採用統計資料分析與質性訪談來探討這個議題,內容豐富,顯示作者為此論文付出很大的心力。但分析的資料與模型,特別是日本方面的統計資料,仍可更進一步強化。
B、碩士論文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姓名 | 校系 | 指導教授 | 論文名稱 |
馮垂華 | 政大社會學研究所 | 馬藹萱 | 尋找「跨族公共領域」: 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中的族群關係 |
鄭珮宸 | 台大社會學研究所 | 陳東升 | 做媽媽、做公民─雙北遊戲場改革的媽媽民主 |
潘仲雯 | 政大社會學研究所 | 邱炫元 洪儀真 |
臺灣東南亞移工的藝術主體與展演空間之形塑 |
得獎說明:
1. 馮垂華
2. 鄭珮宸
此論文主題新穎、研究問題清楚,文獻整理詳盡,研究架構完整,方法運用分析得當。文中除了訪談與田野觀察,並梳理公園管理的歷史脈絡,並同時使用多種研究方法完成成果。使用訪談搭配田野資料,進一步連結到公園管理避險邏輯連結,全文研究資料間彼此扣連佐證得當。研究結果對女性主義母職研究與女性公民社會參與研究有具體貢獻。 3. 潘仲雯
此論文研究主題明確、寫作文字清晰,論證具有說服力。「東亞移工藝術實踐」也補足目前在該議題的研究空缺。就研究論證而言,作者從制度結構、行動者和其文化實踐和文化生產(勞動)三個層面細膩剖析,闡述東南亞移工在全球跨國勞動遷移的結構下,從「底層勞動者」到「藝術理想的實踐者」(移工藝術家)的變化過程,並以此身份建構自己的主體性,之中的勞動主體和藝術主體在此過程相互挪用。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其離散美學背後的權力關係和生產邏輯。整體而言,作者的研究呈現了藝術和社會互動關係的重要面向,並提出移工的「藝文實踐」為「潛在的藝術場域」,展現了藝術社會學對於創作者、作品社會之間的深刻討論。C、碩士論文佳作獎(依姓名筆劃排序,不計名次)
姓名 | 校系 | 指導教授 | 論文名稱 |
余崇維 | 東華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 陳毅峰 魏楚陽 |
寫給再次被愛的以後:臺灣轉型正義的變遷與原住民族 |
林韋成 | 輔大社會學研究所 | 曾凡慈 | 聽力保衛戰:人工電子耳、社會技術網絡與聽障/聾人社群 |
林鴻揚 |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 洪廣冀 | 工業污染、環境爭議與在地行動―以雲林麥寮為例 |
1. 余崇維
本文處理原住民議題中的轉型正義的問題,除了自我反省之外,更多是透過理論、案例的爬梳,將此議題的迷霧逐漸澄清。文內透過援引不同學科的概念、利用文學借喻、隱喻的手法,國際案例、論述觀點、政治企圖的釐清的方式,使得最後的立論能再一次反證「轉型正義」正是面臨一種不應該但卻不斷被要求定義的困境。這樣的寫作表現十分突出、有其獨特的創意,十分漂亮。本文的編排不同於傳統的論文格式,一方面採取一種理論與概念不斷交替辯證的方式,因此不同於實證研究的論文格式,更像是作者置身於這些辯證過程中,一種自我書寫、反省與警惕的方式,而非流於某種自我呢喃、囈語的文青模式。色塊所下的標頭,或明喻、或暗喻的顯示了作者對於這一章節內容的期待與心情,這也相當具有獨創性。作者同時以某種對話的方式,不斷地與文獻、研究、案例進行交流,適當時機帶出其文字流暢閱讀性佳。較可惜的是對於原住民土地與傳統領域之間的歷史過程的理解,以及在族群視角的篇章中,相關理論的位置並未做太細緻的放置,以致於族群觀點理論的帶出似乎有其工具性的使用。 2. 林韋成
這本碩論是一部完整而成熟的研究作品。作者運用多重資料與多樣觀點,很成功地呈現,看似是「耳聾救星」的技術創新,有其技術上的不確定性,也需要在多重行動者的推動下,才能成為聽障者使用的資源。這部分的討論,很有力地跳脫科技決定論的觀點,呈現電子耳進入社會的複雜性。作者很周全地涵括大部分行動者,包括代理商、醫師、早療團體、聽障社群等等。本文對於聽障文化與認同變遷的討論,也超越主流社會以「治癒」作為核心價值的思考,而作者也從多角度論證這項論證。綜合而言,本文能掌握相關學術文獻,並以豐富多樣的資料來佐證,精彩地透過電子耳的案例,提出醫療技術介入的挑戰與可能的困境。本文寫作清楚好讀,很適切地結合經驗資料與文獻,核心論點也多能超越我們的先前理解。雖然還有一些論點需要更多的資料來鋪陳,但是就一本碩士論文而言,已經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能夠以醫療社會學跟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角度,來投入障礙研究,也能豐富台灣學術社群對於這些領域的理解。 3. 林鴻揚
這是一篇非常紮實與有創意的碩士論文,作者試圖打破既有的二元論對立看法:污染受害居民一定會起身反抗;如果沒有,他們就是被動而消動的受害者,沒有清楚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壓迫。作者是雲林麥寮人,所處理的也是台塑六輕與麥寮居民的關係。這一篇碩士論文是立基於長達一年的田野觀察,作者也深入剖析了近年來地方社區與工業廠的各種互動。作者採用STS的研究途徑,其中STS的一個啟發在於,常民並不是完全被動而無知的科學知識接受者,他們的常民知識也是重要的。地方政治脈絡的釐清也是這一篇碩士論文的強項。作者清楚指出,地方民眾認為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就拿六輕的錢辦事,但是在雲林縣與麥寮鄉首度政黨輪替之後,居民卻認為民進黨政府政治人物前後不一,反而更令人厭惡。作者的分析,尤其是他對於在地政治的清楚釐清,其深入程度早就超越了既有的研究文獻。事實上,作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麥寮的個案其實有更廣大的意義,很多台灣工業區附近的居民都是面對了相同的不信任環團、覺得被政治人物出賣之處境,因此被迫承受了污染家鄉的現實。不過,此文並沒有清楚交代研究方法與研究資料收集的細節,對於受訪者抽樣、訪談背景等資訊都無充份陳述,其研究倫理與推論需要更嚴謹完整的說明。頒獎時間地點:
2019年11月30日中午「社會學年會會員大會」中央研究院人文館第一會議廳
評審委員會成員:吳宗昇、古明君、許甘霖、石易平、范綱華、齊偉先、黃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