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 | 學位 | 校系 | 姓名 | 論文題目 | 權利 |
黃樹仁 | 碩士 | 國立臺北大學 | 陳宇翔 | 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台灣茶業的社會經濟分析 | 未授權 |
關鍵字:工業資本主義社會、農業變遷、茶業目次: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第三章 台灣茶業變遷、第四章 台灣茶─壟斷地租的社會建構、第五章 台灣內銷茶區的發展模式─以名間鄉與鹿谷鄉為例、參考書目摘要:工業快速發展所帶動台灣的「經濟起飛」,造就台灣成為一個高度發展的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在這段時期之中,相對於工業躍升,成長幅度較小的農業,呈現「相對落後」,從以往社會經濟結構核心,轉變為今日社會經濟結構邊緣。本研究目的就是要「理解台灣農業的現況及其原因」,以及「探討台灣農業未來的生存及其可能形式」。以台灣目前社會型態─工業資本主義社會─作為起點,本研究對於台灣農業的現實關懷,即可提升至「資本主義生產」的理論爭辯─「資本集中是否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在此脈絡下,本文將研究主題鎖定在台灣農業結構變遷,以及其中的特例─台灣茶業─之上,從歷史文獻、田野觀察、深入訪談來收集研究資料,每個章節皆採獨立論文形式,各自針對不同的主題來討論,並同時回應理論的爭議。在內容上,首先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延續「資本集中是否會發生在農業生產上?」的討論脈絡,尤其針對文獻中「小農是否會在工業資本主義社會中消失?」的爭議予以回應。此爭議之所以發生,在於視「工業化」為一個現象,未意識到「工業化不同程度」對於會決定不同的農業生產方式。在反省到此問題之後,筆者從歷史資料之中歸納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的五個階段,嘗試藉此解決既有文獻的爭議,並以此階段架構來理解台灣農業發展,比較出台灣農業的普同以及特殊性。研究發現,台灣農業變遷與其他工業資主義社會相近,但有三點獨特之處:(1)全為兼業小農,並且農場規模日益縮小;(2)農業機械使用沒有讓大規模農場出現;(3)農家退出農業生產並非生產效率低落所致,而是生命週期達到退休年齡。次之,「台灣茶業變遷」。小規模生產使得台灣農業走向邊緣化,但是茶業卻是一個特例。隨著日據時期自動機械引入,台灣茶業從原本茶農生產原料並自行加工、小型製茶廠林立,轉變為專業分工、集中於少數大型工廠,呈現「資本集中」。但是1980年代前後,台灣茶業的生產方式卻再度反轉,從專業分工、大型工廠,轉變為農家生產原料並自行加工、小型製茶廠林立,呈現「反資本集中」。為了理解此獨特現象,本研究探討台灣茶業於市場、茶區、種植型態、生產型態、政策目標的轉變,發現茶葉市場從海外轉向國內,為其他轉變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第三,「台灣茶─壟斷地租的社會建構」。在1980年代之後,「台灣茶」為何在國內市場具有壟斷性?此「壟斷市場」所創造的「壟斷地租」,為台灣茶業「反資本集中」的原因,也是台灣茶作農家可以生存的基礎,代表台灣農家生存的可能性。筆者與既有「壟斷地租」的理論對話,嘗試將討論更加細緻化,以「社會建構」的觀點,探討1980年代「台灣茶」與1990年代「高山茶」在「獨特性」建構,其過程中兩個特徵為─「選擇性歷史建構」與「實體差異建構」。第四,「台灣內銷茶區的發展模式─以名間鄉與鹿谷鄉為例」。自從「高山茶就是好茶」於1990年代由社會所建構,原本在1980年代興起、海拔較低的茶區要如何面對此衝擊?本研究以1980年代最主要的兩個內銷茶葉產地─名間鄉與鹿谷鄉為例,探討原本生產型態相似的茶葉產地,在高山茶衝擊下,如何依據各自的自然與社會條件,轉變為不同生產模式來繼續生存。名間鄉的茶葉生產從「小型農家自設製茶工廠」走向「大型專門製茶工廠」,從「反資本集中」轉向「資本集中」;鹿谷鄉則依靠「茶葉生產代工與銷售」的兼業,維持「小型農家自設製茶工廠」,繼續「反資本集中」生產型態。藉由上述的研究,一方面,理解朝向「資本集中」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生產趨勢,若是要維持小農的生產型態,其產品必須具有「壟斷性」,社會建構「獨特性」為其可能形式;另一方面,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生產的確具有朝向「資本集中」的內在趨力,但這並非為普遍的必然法則,藉此更間接指出,「資本集中是否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的理論爭議,要置入於自然與社會整體脈絡之下來討論,而非以簡單的「是」與「否」二分法來看待。
論文頁數:215
權利
未授權: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2.5版及後續升級授權條款,提供公眾使用。其他如有任何涉及營利目的之商業利用,應由本人授權。
數位檔連結 ( tsa-th-000_20050000_0008-0000-p.pdf )
指導教授 | 學位 | 校系 | 姓名 | 論文題目 | 權利 |
高承恕 | 碩士 | 東海大學 | 何彩滿 | 代工組織的轉型與超越--寶成集團的世界 | 已授權 |
關鍵字:全球商品鏈、領域控制、領域位階、代工、控制概念、租益目次: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商品鏈分工全球化的歷史考察、第三章 銷售端的變遷與寶成的切入商品鏈、第四章 專業製造與服務中心、第五章 商品鏈關係再結構與組織行動、第六章 結論、參考書目摘要:台灣產業的發展以出口導向的經濟活動為主,代工路徑則是台灣加入全球經濟活動的策略,並因此取得發展成就。以國家為單位來觀察產業地理的遷移之下,將掩蓋了先行者、後進國家的組織並沒有退出市場的事實。全球商品鏈的觀點儘管考慮了制度、國際配額關稅等要素之後,指出依據產業部門有買者與生產者的不同主導支配形式,並影響了生產地理的空間分佈,但未能說明後進國家的組織如何切入全球商品鏈?如何保持既有的位置?這裡,「代工組織」轉化與超越簡單勞動分工的組織職能與機制是什麼?本文以寶成集團的世界為考察對象,在全球商品鏈的架構裡,加入組織的控制概念因素,試圖指出代工組織的轉型與超越條件。考察運動鞋產業的形成,我們發現商品鏈的全球化分工不是一個既定的現象(being),反而是一個歷史的變化過程(becoming);本文首先處理了運動鞋產業如何成為買者主導商品鏈?國際買者從注重運動鞋功能的技術導向,進而走向製造生產導向,乃至於運動鞋產業流行化的「行銷導向」,不但改變了品牌經營領域的競爭局勢,也不知不覺地左右了代工者的組織運作模式。買者商品鏈的驅動,既表現在生產地理空間的分佈,也影響著代工製造的生產組織形式。當買者以「行銷導向」作為經營控制以利走向大眾市場時,「量產」製造系統與服務國際買者的發展就必須在代工組織裡發生。這裡揭示的是製造商與國際買者關係的深化與交纏。第二,技術儘管重要,但是如何組織起來,才是關鍵。這裡凸顯的是後進國家的組織其接軌商品鏈的能力,特別倚賴在地的社會基礎與廠商個別的組織能力,中國缺乏接軌運動鞋商品鏈的能力是一例。第三,憑藉與國際買者的既有關係,為了拉開其他晚近國家競爭者的距離,代工組織發展出跨區域資源的整合能力。最後,商品鏈分工化後的結構位置,將是個別行動者向前或向後拓展領域控制的限制與機會。超越了簡單勞動分工的OEM代工組織,轉型為專業製造與服務的中心,倘若意圖取代國際買者的位置,首先將遭遇封鎖的威脅,交換關係即刻轉成競爭;其次則是面臨不同領域控制的學習條件。以運動鞋為例的全球商品鏈,發展至今已經產生一種質變,儘管仍由買者主導,但是本文指出,買者在前台的競爭優勢與速度,必須得到製造供應商的全力支持。同時,這條商品鏈並非是由看不見的手在進行資源配置,而是由可指認出來的買者以及製造供應商所形成的寡佔結構共同進行資源的協調與配置。
論文頁數:184
數位檔連結 ( tsa-th-000_20050000_0009-0000-p.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