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註冊
最新公告
News
學界資訊Academic Information
徵稿資訊Call for Contributions
徵才資訊Job openings
其他Others
學會消息
TSA News
關於學會
About TSA
學會組織 Internal Organization
學會章程及理監事會選舉辦法Articles of Association
學會簡介Introduction
學會沿革History
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
臺灣社會學刊
TJS
臺灣社會學會通訊
TSA Communication
巷仔口社會學
Streetcorner
學術活動
Activity
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碩博士論文獎得獎論文
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得獎論文
社會調查師
Certified social
researcher
社會調查師最新公告
社會調查師簡介
社會調查師認證實施辦法
社會調查師認證課程
社會調查師認證報名資訊
社會調查師質性資料分析能力認證作品庫
社會調查師數據分析能力認證考古題及作答精選集
社會調查師Q&A
職涯專區
Career
社學就業不社限
大學社會營資訊
「進擊的職人」系列影片
「進擊的職人」文字報導
會員繳費
Membership
歷期學刊
65期
1. 熱情的科學與冷漠的經濟:異質網絡觀點下的臺灣專利與生物經濟
2. 格格不入:來臺越南女性婚姻移民的雙重缺場
3. 醫療實作的社會學:在地醫療—社會想像及實作對批判的啟發
4.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ition: Linking Activists to the Changing Political E
64期
1. 「又美麗又虔敬」: 中爪哇戴頭巾者社群的美/德能動性
2. 缺席的多元公眾:Taiwan Biobank的建置、爭議與科學治理
3. 市場與社會交鋒:電子業與新興化學品管制的形構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Between Market and Social Forces: The Electronics
4. 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 (Does Multi-Channel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Benefit the Upper Middle Class?)
63期
62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 美髮作為身體工作:從苦勞到美感協商的身體化勞動 (Hairdressing as a Form of Body Work: From Performing Manual Labour to Ne
3. 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 (Family Language Choice in Taiwan)
4.成為「邵族人」:基因科學與原住民正名的認同政治(Becoming “Thao”: Genetic Science,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Thao Abori
5.臺灣工業化時期女性離返移工的性別實踐與工作認同(Gender Practices and Work Identities of Returned Female Domestic Migrant W
61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世俗時代中宗教徒的雙層反身性:以中國基督教大學生為例(Two-Layered Reflexivity of Believers in Secular Age: Religious Discours
3.十字架下的「農民工」:宗教、社會轉型與民工基督徒主體性的建構(Beliefs at the Margins: Relig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ubject
4.地區婚姻市場內的擠壓:論原漢通婚對原住民族男性單身機率之影響(Marriage squeeze in local marriage markets: The impact of ethnic in
5.醫療場域中專業協作的順從與反抗:呼吸治療的建制民族誌(Compliance and Resistance in Professional Medical Practices: An Institu
6.思考歷史能動力:原住民立足點與批判的展演政治(On Historical Agency: Indigenous Standpoints and the Critical Politics of p
60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社會—市場」框架:當代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的科技、空間與社會關係型構(Socio-Market Frame:The Configuration of Devices, Space and Soci
3.家庭與學校脈絡對臺灣青少年自尊發展軌跡的影響(Developmental Self-Esteem Trajectories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Effects
4.同儕補習風氣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Peer Effects of Cram Schooling on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5.臺灣產業轉型下的工作機會分布變遷:1978-2012(The Trend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Job Opportunities and Industrial Tran
59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社會學的公共書寫:以學術科普部落格為例(Public Sociological Writings: Academic Blogs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n Ta
3.哪一種自然才算數?新店溪河濱菜園的解離與重組(Which Nature Is Legitimate? The Dissolv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Vegetable
4.沒有房子不生孩子?買了房子不敢生孩子?購屋對家戶婚後生育時間影響之研究(No House No Children?” “Dare not Have Children after Buying a
5.公民社會與公共審議:一般公民和社團活躍份子的審議傾向(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Deliberative Dispositions of Gen
6.危機與宗教性:論Oevermann的宗教社會學(Crisis and Religiosity: Oevermann’s Sociology of Religion)
7.由《愛琳娜》電影探討臺灣底層的社會現象(Exploring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Bottom through the Movie)
58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從制度論與密度依賴性談高等教育組織擴張歷程(Institutional Impacts and Density Dependence in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De
3.臺灣高等教育擴張歷程中的教育權力精英分析(Academic Regime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Power Elites and Expanding Hig
4.二十一世紀臺灣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形成與變遷(The Gender-Role Attitudes Construction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5.臺灣人民常見的法律紛爭類型:城鄉差異、人口及社經特性(The Justiciable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 Urbanization, Demographic an
57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臺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年)(Literature, Power and American Propaganda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3.教育、家戶所得與社會地位之健康效益的跨國比較研究(Health Effects of Education, Family Income and Social Standing: A Compara
4.醫療化的實作本體論:臺灣慢性腎病衛教實作的體制分析(The Ontologies-in-Practice of Medicalization: A Regime Analysis of Chron
5.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ocial Differences of Chuan-Tsuan in Ta
6.看見親密多樣性:鬆綁情慾與家庭(Revealing Intimate Multiplicity and Unhitching Desire from Domesticity)
7.評《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臺灣經驗》(Review on Family,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the
56期
1.目錄(含主編的話)
2.在中界之處打造性自我:論雙性戀認同與情慾實踐(Crafting a Sexual Self in the Middle Ground: On Bisexual Identity and Bisex
3.照顧子女的代價:母職對臺灣女性 薪資影響的貫時性分析(Cost of Childcare: A Pane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otherhood on Wages o
4.比較入選機率分組與其他加權方法對電話調查樣本的調整: 上網率的推估(A Comparison of Propensity Score Sub-classification and other Ca
5.修養、位移與大迴路:本土行動理論的三種路徑(Self-cultivation, Displacement and Great Circuit: Three Approaches toward Lo
6.評論-對自己感到很無奈的回應(Comments-A Response: Having No Way Out to Myself)
7.評論-為什麼要重新概念化「結構與行動」?《港都百工圖》的例子(Comments-Reconceptualizing Structure/Agency: An Illustration from A
8.評論-正視在地知識空間:位移方案與理論化在地的問題性(Comments-Engaging with Local Knowledge Spaces: Displacement Solution an
9.回應:社會現實的策略性再現(Reply:Strate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Social Realities)
55期
1.干預型國家的新自由主義轉向(1980-2010): 墨西哥與臺灣石化政策與技術官僚的理念鑲嵌(Neo-liberal Shifts in Interventionist States: Petro
2.內捲化的跨國移動:來台印尼爪哇女性移工的道德經濟學(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volution: The Moral Economy of Javanese Female
3.區隔的勞動市場?: 探討臺灣典型與非典型工作者的工作流動與薪資差異(Segmented Labor Markets? An Investigation of Job Mobility and Wa
4.公民意識的社會參與效應:志願結社及日常接觸(Social Participation Effects on Civic Consciousness: Voluntary Associations
5.男性家暴者的諮商經驗:階級差異如何再製(How Class Distinctions Are Reproduced: Evidence from The Counselling Experienc
54期
1.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Social Capital and Trust Reflections on Data from the East Asia Social Capital
2.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For the Sake of the Children? Re-Evalua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Divo
3.差序壓制型勞動體制:中國兩次勞動法在台資企業治理結果的政治經濟學分析(Differential Labor Regime of Repressiveness: The Political Econ
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Ethnic Status Inheritance in Aboriginal-Han Marriages and Families)
5.道德經濟在消費社會中還有機會嗎?一個實質與形式分析雙軌並進的理論重構(Does Moral Economy Have A Chance in Consumer Society? A Proposa
6.底層勞動、消費貧窮與都市漫遊者:台北市街友田野記實(The Underclass, Deficient Consumers and Flâneurs: Notes on Homeless Peop
53期
1.婚育溢酬或懲罰?──家庭生命週期與公司內權威晉升之性別差異(Parenthood Premium or Penalty? Family Life Cycles and Gender Differe
2.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Cultural Intimacy and Integrated Community Building: An Ethnographic Study
3.從情緒勞動到表演勞動:臺北「女僕喫茶(咖啡館)」之民族誌初探(From Emotional Labor to Performing Labor: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4.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下的身體與社會:以肥胖議題為例(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Critical
5.書評-評《國家為何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52期
1.高等教育成就的族群差異:學費補貼、職業情境、與世代差異(Ethnic Differ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ttainment: Generation, Tuition
2.時間生態學:時間社會學的新研究概念建立之嘗試(Ecology of Time: An Outline of A New Concept of Time-Sociology)
3.合法、合理化非化、非法:1945-2010年間臺灣典當交易的發展系譜(Licitness, Legitimatizing Illicitness and Illicitness: Pawn Tra
4.全球化效果的侷限:臺灣民眾對接納跨國移民的態度(Limitations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Taiwanese Attitudes Toward Gr
51期
1.臺灣有子女家庭所得不平等變遷,1980-2006年(Income Inequality Among Families with Children in Taiwan, 1980 to 2006)
2.公共審議中討論風格的建構:社會關係與社會技能的影響(Constructing Talking Styles in Public Deliberation: Influences of Social
3.俗世工作聖職化的社會學考古: 韋伯《新教倫理》中對路德「Beruf」相關概念之推論理路(A Sociological Archeology of the Sacralization of the
4.法國藝術社會學的發展脈絡與研究特色(Context,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nch Sociology of Art)
50期
1.去中國留學:旅中台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Taiwanese Students Pursu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stitutional Framewor
2.災後重建的政治:中國512地震與臺灣921地震的比較(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rthquake Relie
3.中國社會福利體制階層化的政治經濟學根源(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hinese Stratified Welfare Regime)
4.勞工、資本與國家: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中國勞資衝突(Labor, Capital and State: Labor Conflicts in China from a Marxist Perspec
49期
1.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Communitarian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2.靈驗的顯現:由象徵結構到社會結盟,一個關於漢人民間信仰文化邏輯的理論性初探(Manifestation of ling Efficacy: From Symbolic System to Soci
3.縫隙中的抉擇:地方與國家交鋒下的象徵建構(Cultural Interstices and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Identity Formation in Loc
4.單車品味政治:以2000年後臺灣新竹市文化競逐為例(Politics of Bicycle Riding Tastes in Hsinchu in the 2000s)
5.國際新職業社經地位量表在臺灣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適用性:以面訪成年民眾職業調查為例(The Applicability of New Occupational International Socio-
48期
1.層層剝削?互利共生?:兩岸性交易網絡中的交織政治(Exploitation or Reciprocity? The Intersectionality of Gender, Class and S
2.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Changes in Gender-role Attitudes in Taiwan, 1991-2001)
3.性別科系跨界?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Crossing Gender Boundaries: Gender and College Majors in Taiwan)
4.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取向教育之對比(Accounting for Sex Segregation i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Differen
5.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動態:Markov模型的設計與估計(Markov Model and the Dynamics of Elderly Living Arrangement in Taiwan)
6.評蔡友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47期
1.重探發展型國家的國家與市場:以臺灣大型造船業為例,1974-2001
2.資訊的重量:臺灣股市的社會構造
3.臺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台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
4.葛特曼量表之拒答處理:簡易、多重與最鄰近插補法的比較
46期
1.流離的道德經濟:流亡印度的藏人毛衣市場與協會
2.臺灣民間宗教廟宇的「公共性」變遷:台南府城的廟際場域研究
3.臺灣企業集團間親屬網絡的影響因素
4.街頭抗爭的暴力邏輯
5.就醫行為的潛在類型與健康測量: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的應用
45期
1.臨床因素的消失:台灣剖腹產研究的知識生產政治
2.醫用者的運籌行動:形塑早期療育的照護軌跡
3.社會關係的類型和效應: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的三地比較
4.中國準計畫行政體制:鄉鎮政府從企業經營到土地收租的軟預算財政
5.「佔名」關係:台商與越南女性的親密關係形構
6.如何因應補習教育的存在與擴張?評Mark Bray,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What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Wh
44期
1.講啥米話咁唔要緊?語言資本對族群間職業取得差異的影響
2.解嚴後民眾社團參與的變遷:時期與世代的效應與意涵
3.國家權力形構與教育:戰後香港黑市學校的歷史個案
4.跨境母職公民身分:變遷中的中國閩北國境邊區道德經濟
5.時間結構的改變與當代時間政治的問題:一個時間社會學的分析
43期
1.公共政策中的專家政治與民主參與:以高雄「跨港纜車」公民共識會議為例
2.「我逛,故我在」:女性逛街購物的時間觀與自我
3.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
4.台灣的生技製藥產業:發展、創新與限制
5.自由身體的追尋:評黃金麟著《戰爭、身體、現代性》
6.當天道遭逢宗教市場:評Lu Yunfe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Yiguan Dao in Taiwan: Adapting to a Changing Religiou
42期
1.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與變遷
2.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休閒的社會性與休閒滿意
3.家庭存活策略與女性勞動參與選擇:以台灣家庭企業婦女為例
4.戰後台灣國小教科書中的障礙者意象分析
5.世代如何浮現: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
6.駁雜的認同,幽微的文心: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
7.批評的邏輯與問題的所在:回應李丁讚與陳建忠教授
8.不「運動」的社會學?評三本運動社會學教科書
41期
1.成為認同參照的「他者」:朱天心及其相關研究的社會學考察
2.變遷中的台灣民眾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
3.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
4.新自由主義都市化:一個批判性的檢視
40期
1.班級同質程度、家庭背景及數學表現:運用雙重差分法的跨國分析
2.國小校長職位晉遷的事件史分析:性別和家庭照顧責任的探討
3.台灣地區兒少貧窮:1991-2005年的趨勢研究
4,見行動也見結構:評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5.乍見政治經濟學與犯罪問題交錯的光與影:評Richard Ericson,Crime in an Insecure World
39期
1.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解釋本省/外省族群差異的縮減
2.台灣人口政策的歷史形構
3.從烏龍茶到高山茶:台灣茶壟斷租的社會建構
4.戰後台灣期票信用的發展及其社會經濟意義的探討
5.評辜千祝,Mental Health Among Taiwanese Americans: Gender, Im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truggles
6.學術研究如何與現實經驗世界相生相成?評藍佩嘉,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
38期
1.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產?──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
2.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
3.醫師生涯路徑選擇相關因素的事件史分析──醫師職場階層化的效應
4.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
5.評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
6.金融社會的制度考察或行動?評陳介玄《制度變遷與產業發展:從工業到金融體制之轉型》
7.評Jeffery C. Alexander,The Civil Sphere
37期
1.社會學與公共影響力:新政策社會學的願景
2.協力外包制度新探:以一個鋼鐵業協力外包體系為例
3.家庭企業女主人的勞動參與因素之分析:家庭策略之考量
4.遏止犯罪、生命價值與死刑:台灣民眾對廢除死刑的態度
5.Class Identification in Taiwan: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6.Shopping、血拼、瞎拼:逛街購物研究的初探
7.評《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
8.他說的,可不就是你!評高夫曼《污名》
9.被殖民經驗:「去帝國」的情感基礎 評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
36期
1.從「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管窺台灣公民社會之未來:試論群體生活的當代困境
2.台灣工會運動中的男子氣概
3.台灣新時代團體的網絡連結
4.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
5.評Yongping Wu(巫永平),A Political Expla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State Survival, Bureaucratic Politic
6.民主化與社會福利:評Joseph Wong,Healthy Democracies: Welfare Politic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7.起得太晚的「國族」,來得太快的「後國族」?評June Yip,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35期
1.論社會科學的開放性與公共性
2.米糖相剋:耕地的爭奪或利益的衝突
3.制度信任的趨勢與結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
4.台灣地區族群交友界限之變遷:1970年與1997年的比較
5.都市化、省籍和代間信仰流動之研究
6.評Scott Simon Sweet and Sour: Life-Worlds of Taipei Women Entrepreneurs
7.評謝國雄,《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
34期
1.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
2.藥商、醫院與醫師的處方決策:醫療制度與組織面之脈絡分析
3.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
4.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
5.台灣的新經濟:文獻的回顧與評述
6.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
7.失業,不只是經濟問題:評李誠主編,《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一九九六年以來台灣的失業問題》
8.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
33期
1.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
2.台灣癌症患者的身體經驗:病痛、死亡與醫療專業權力
3.大型醫院主管職的生涯路徑與醫師職場結構
4.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
5.A Comparison of Labor Time Estimates between Diaries and Direct Questions: An Example of Married W
6.高格孚,《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
7.內外想像與族群關係:評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8.吳泉源,《當教授遇上黑手》
32期
1.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
2.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
3.Utilizing Multiethnic Resourc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aiwan-based Firms in Silicon Valle
4.科層勞動市場之兩性職等差距
5.同居的生育意涵與台灣同居人數估計
6.葉啟政,《社會學和本土化》
7.產業研究的下一步:評瞿宛文、安士敦,《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
8.Surving on The Gold Mountain: A History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and Their Lives, by Huping Ling
9.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10.評四本《教育社會學》
31期
1.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
2.To See or Not to See: Another Look at Research on Temporal Trends and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
3.台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
4.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批判思考
5.另一個福利世界?東亞發展型福利體制初探
6.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
7.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 Edited by Timothy Brook and
30期
1.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
2.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社會自我保護機制的研究
3.經濟轉型的外在動力:蘇南吳江從本土進口替代到外資出口導向
4.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
29期
1.The Role of Schooling in Taiwan’s Labor Market: Human Capital, Screening, or Credentialism?
2,滾石不生苔?台灣勞力市場中的工作經歷對薪資的影響
3.找回文化:勞動市場中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
4.受污名的性別、性別化的污名:從台灣「不孕」男女處境分析污名的性別政治
5.解釋鄉鎮企業變遷的制度與關係理論:社會學的利基何在?
6.評Anthony Giddens, 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
7.如何開解心鎖?—評介黃樹仁,《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台灣城鄉發展》
28期
1.關於專題 演作一齣旅程
2.希臘佛陀:從一個雕像造形的旅程論博物館與藝術史的神話創作
3.田野書寫、觀光行為與傳統再造:印尼峇里與台灣台東「布農部落」的文化表演比較研究
4.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從階級做為施為機制的角度來考察
5.評論:人性、文化與社會實在的另類詮釋
6.回應:「人性預設」,當然有;「歷史—社會理路」的認識可能性,才是重點
7.Analyzing Group Inequality: The Problem of Unobserved Outcomes
8.「流浪」到永遠?評介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
9.作者對於黃樹仁(2002)書評的回應
27期
1.跨越階級界限?:兼論「黑手變頭家」的實證研究結果及與歐美社會之一些比較
2.未完成的交響曲—〈跨越階級界限〉研究的未來
3.任何研究皆是一未完成的奏鳴曲—台灣小調
4.臺灣的家庭生活歷程
5.臺灣消費金融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義
6.臺灣都市化程度析疑
7.評Nan Lin, Karen Cook, and Ronald S. Burt eds. (2001)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8.評張晉芬(2001)《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
26期
1.強制完成的經濟私有化:蘇南吳江經濟興衰的歷史過程
2,從社會主義城市到世界城市:上海城市調節模式的轉型
3.台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
4.拓邊照顧工作:男護士在女人工作世界中得其所在
5,貧窮持續時間的動態分析:以嘉義縣1990-1998年之低收入戶為例
6.Three Common Myths in Quantitative Social Research
7.書評論叢:評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25期
1.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
2.台灣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比較原漢立場
3.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
4.台灣地區勞力市場分隔之探討:流動表分析
5.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協力廠觀點的個案研究
6.中高齡勞工失業現況與變遷:1982與1996年失業潮之比較
24期
1.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
2.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
3.家戶住宅區位與通勤選擇之研究—1990年台北市單薪與雙薪家戶之比較
4.音樂會票房與公私特質:以國家音樂廳為例
5.全球化與在地化: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
6.台灣的家戶推計
7.原住民就業安全體系基本架構之初探
23期
1.學術出版、評審與學術發展:一個社會學家的參與觀察
2.清代臺灣熟蕃地權的分類與演變
3.臺灣地區社會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期刊排序
4.個人社會支持的網絡結構:以快速成長的郊區社區為例
5.制度信任及行為的信任意涵
6.多疑心態的結構背景:城鄉環境與就業身份
7.台灣的工業化與均等:鉅視過程觀點的檢討與再分析
8.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 by Yeun-Wen Ku
22期
1.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
2.薪資所得公平分配判斷原則及其相關因素
3.台灣、美國與日本社會流動的結構分析
4.台灣社會民眾處理人際糾紛態度方式之研究
5.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
21期
1.社會學課程內容與臺灣社會研究
2.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術研究的現況與發展
3.「逛醫師」的邏輯:求醫歷程的分析
4.現代性與風險社會
5.Sociologizing Organized Deviancy
6.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
7.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編‧1997‧《地方社會》‧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社會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研究法?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
20期
1.代際的交換與意涵:台灣老年婦女的家務變遷研究
2.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
3.社會流動、社會網絡與工人意識
4.人口比例與族群意象:東部原漢關係的結構性與社會心理基礎
5.紀登士社會學理論之述評
6.A Criticism of Operational Measurement in the Study of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7.代間困境:同堂與同鄰之間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33頁‧定價250元
19期
1.從機構和學生兩方面省視國內社會學的發展前景
2.台灣地區家戶組成之推計
3.婦女勞動參與對生育率的影響
4.晚年離子獨居—台灣的例子
5.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
6.經濟生活的層級化與近代西方文明之特質—對布賀岱(F. Braudel)《文明與資本主義》的初探
7.現代性的省察—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
8.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
9.自由主義、社群主義或強烈民主—簡介《強烈民主》一書
18期
1.轉型的台灣社會學與轉型的台灣社會:個人的幾點觀察
2.都市人的社會心理特質:公私場域之分
3.協力生產網絡資源交換結構之特質—經濟資源交換的「社會網絡化」
4.福利國家公╱私部門的互動:台灣私人保險與社會保險關係的初步探討
5.福利需求意識類型式與意向模式:以台北市的調查研究為例
6.Contesting the Sacred: A Discourse-Centered Approach to the May Fourth Culture Movement
7.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
8.發大哉問、究根本論、提出路解:經濟社會學的大用評介Fred Block(1990). Postindustrial Possibilities
9.張維安著‧1995‧《文化與經濟:韋伯社會學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27頁‧定價220元‧
17期
1.民營工業與中國早期的工業化
2.現代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與宋巴特觀點之比較分析
3.國家活動的向度:跨國資料的因素分析
4.在依賴發展之外—有關臺灣在美投資的省思
5.醫療組織關係的制度理論分析—以新竹醫療區為例
6.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之比較分析
7.台灣地區鰥寡老人之居住安排
8.台灣地區嬰兒死亡率長期變動之趨勢,1971-1991:時間數列分析
9.營養飲食行為模式之建立—以牛奶之消費為例
10.企業倫理研究文獻的批評與回顧
11.西方特殊宗教聯結(religious association)的社會認識意義—對韋柏宗教社會學組織面向的詮釋
12.歐、美、日主要環保運動等策略之探討與分析
13.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asantry: Further Evidence of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Growth
16期
1.實用封建主義: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以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大陸為參考
2.夫妻衝突處理模式的影響因素:丈夫、妻子、和夫妻配對樣本的比較
3.冷漠的員工、乏力的工會:由勞動市場的觀點分析工會的運作
4.結構變遷與地位取得之關係:以教育擴充為例
5.社會資源與小資本階級
6.解讀台灣中小企業家與大企業家的創業過程
7.Urbanism, Crosscutting Social Circles, and Tolerance
15期
1.中國的社會學:國際化或國家化?
2.一個研究典範的形成與變遷: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台灣」一文的重探
3.龍冠海教授的生平與學術:東西文化洗禮下中國社會學家一個例子
4.楊懋春與中國鄉村社會學
5.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與研究的發展
6.1949年以前的「中國社會學社」及其核心人物
7.在台灣的中國社會學社* 附錄一:中國社會學社歷屆組織系統表* 附錄二、三:中國社會學刊各期目錄
8.青年學生的家庭背景與自我概念對主觀地位的影響
9.林園事件之差異性反應研究
14期
1.台灣的階級流動及其與美國的一些比較
2.台灣的社會階級結構及其流動
3.台灣都會人口變遷及有關區位擴張的假設檢定
4.有關生活壓力的幾個假設
5.省籍融合或隔離?:台灣企業經理人員的省籍組成,1978-1988
6.Function And Conflict: Income Overdetermination of American Physicians; 1947-1984
7.溝通行動理論與系統理論
8.行動與結構:韋伯社會學的不連續性及其出路
13期
1.台灣的經濟依賴與發展—橫段面與貫時性的初步分析
2.都市意象:以台北市居民為例的探討
3.城鄉遷移對台灣地區家戶組成影響之研究
4.THE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MISSION: AN INQUIRY INTO CULTURAL-STRUCTURAL INTERACTIONS IN FAMILY-C
5.性別標籤的學術工作
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對社會安全制度的影響
7.EDUCATIONAL ETHNOGRAPHY: WHAT DIFFERENCES DO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MAKE?
8.合理的勞動組織與近代資本主義精神—對韋伯新教倫理論題的再思考
9.李克爾特與韋伯:評李克爾特的《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12期
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
2.社會結構、生活風格與消費支出
3.MEASURING CLASS POWER: THE FUNCTIONALIST THEORY OF COLLECTIVE POWER AND ITS PROBLEMS
4.台灣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
5.省籍與政治激進態度:青年學生的研究
6.性別與成就抱負:以台大學生為例
7.Logit Analyses在生育行為研究中之應用
11期-秋季刊
1.對社會學一些預設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問題
2.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試論面子的運作
3.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
4.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分佈與住宅區位特性
5.人口流動的轉型理論及其適用性之探討—一個發展的觀點
6.台灣地區鄉鎮生育率分佈之探討
7.PRIVATE AND PUBLIC HIGH RISE HOUSING AND FEAR OF VICTIMIZATION
8.THE IMPACTS OF ACCESSIBILITY ON THE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A CASE STUD
9.APTER’S SANRIZUKA STORY DECODED
11期-春季刊
1.涂爾幹的人性論與「衝突」社會學
2.臺灣的階級結構
3.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
4.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
5.臺灣的單親家庭:問題與展望
6.DEPENDENCY AND SECTORAL GROWTH: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7.ON THE CHANGE OF HOUSEHOLD COMPOSITION IN TAIWAN
8.FAMILY SUPPORT SYSTEMS AND MALE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ACROSS COLTURES
9.「穩定中成長」的偏誤:評介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10期
1.鄉村與都市間的就業連結:概念、事實與假設
2.「功能」的概念—社會的事實抑或詮釋的幽魂
3.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社會學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暗流
4.從社會階層化的觀點論農民階層
5.社會變遷中的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
6.社會連結與少年偏差行為
7.JOB UNSTRUCTUREDNESS AND WORK ADAPT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S EMPLOYED BY AMERICAN ENTERPRISES
8.SEX RATIO AND MARRIAGE SQUEEZE: AN EMPIRICAL TEST OF BECKER’S THEORY ON MARRIAGE
9期
1.文化優勢的擴散與「中心—邊陲」對偶關係
2.台灣的勞資爭議與勞動基準法立法過程的研究
3.農會總幹事遴選與管理工作之研究
4.組織結構與績效─成衣業與電腦業的比較研究
5.社會分化、社會流動與社會發展─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6.「邊際人」的理論傳承
7.ON LONG-TERM MORTALITY TRENDS IN TAIWAN, 1906-1980
8.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IN SOUTH AFRICA AND TAIWAN AREA, R.O.C.
9.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FORCES IN FOUR SEMIPERIPHERAL AREAS
10.THE RISE OF THE WEST
8期
1.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
2.台灣地區離婚的社會性狀差異研究
3.地區人口的預測
4.影響職業聲望的權力因素:研究方法學上的一項探討
5.對殘障者態度之研究
6.辦公室自動化對工作人員的角色及其身心的影響
7.實證社會學理論的建構與測試
8.REGIONAL VARIATION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9.URBAN POVERTY IN THE THIRD WORLD: A RESEARCH AGENDA
10.GETTING RESEARCH RESULTS USED IN SOCIAL CHANGE PROGRAMS
11.SEX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7期
1.循環論:中國文化中的社會變遷理論
2.經濟發展與所得分配:均與富之辯
3.糧食生產與實質生活品質:經濟依賴及第三世界國家之發展的比較研究
4.精英份子與環境問題「合法化」的過程:立法委員環境質詢的內容分析1960-1981
5.台灣大學生選擇行政機構為就業對象之研究—職業社會學的考察
6.台灣地區衛生人力分佈問題之初探
7.臺灣山地鄉的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
8.人口遷移重力模型之檢討
9.社會流動與選擇性婚姻
10.歷史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史的研究
11.社會福利計劃模型分析及其運用
12.一般線性模型之檢討
13.DIFFERENTIAT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merican, Japa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vestors in
14.SOCIAL CONTEXT OF THE SETTLEMENT DESIGN FOR THREE RURAL TRANSMIGRATION AREAS IN WEST KALIMANTAN O
15.「社會學在中國:問題與展望」研討會 民國71年6月29日~30日於東海大學
6期
1.從對馬斯‧韋伯(MAX WEBER)的再詮釋談社會史研究與社會學的關聯
2.台灣地區基督教發展趨勢之初步探討
3.勞工的工作安全品質指標:概念與測量的探討
4.能力與成就的社會學考察
5.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6.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neage Development In Taiwan
7.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Non-Psychotic Mental Disorder
8.MIGRATION AND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 IN TAIWAN
5期
1.西方社會學者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2.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
3.影響農家勞動利用因素之分析
4.Traditional Values in an Industrializing Chinese Society─Taiwan
5.Third World Cartels As An Vechicle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Cases of Copper and Rice
6.Criticai Review of Modernity Scales
7.A Study of Some Predominant Problems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8.Migration Pattern of Wisconsin Youth
9.兩年來社務通訊
4期
1.淺說人文區位生態學
2.台灣家庭結構變遷之研究
3.次級團體中的意見領袖
4.從社會學的觀點看台灣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5.社會現象與經濟波動的因果關係
6.A Hum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pei City in Last Decade: population Growth, a
7.Motivation of Marihuana Users
8.Individualism, Voluntarism, and Collectivism in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and Social Settlement
9.Application of Superviso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Social Work Agencies in Taiwan
10.The Applicability of PPBS To Socio-Economic Planning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11.兩年來中國社會學社的活動
3期
1.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IN TAIWAN
2.THE RECRUITMENT AND TRANSITION OF TAIWANESE ELITES
3.民眾接觸傳播媒介行為與社會價值態度關聯性之研究
4.AMERICAN AND CHINESE SOCIETY: THEIR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LIFE STYLE
5.FINDINGS ON-AND A POLICY REGARDING-OUTMIGRATION IN THE RURAL REGION OF TAIPEI AND TAICHUNG(TAIWAN)
6.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ICIDE: A CROSS-NATIONAL STUDY
7.SOCIAL CLASS AND MORTALI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8.國內外社會學界消息
2期
1.一個農村社區的領導型態
2.臺灣人口成長與現代人口學理論
3.臺灣農家社會經濟地位之測度
4.簡介寇蕾的社會學說
5,何華德、貝克概念給我們的啟示
6.我國社會學者努力的方向─中國社會學社第九屆年會專題演講
7.社會權力之概念 On the Concept of Social Power
8.Emile Durkheim and Comparative Sociology
9.Sectional Differentials in Mortality in Taiwan
10.迴歸及途徑分析在社會學理論上之應用
11,國內外社會學界消息
1期
1.社會學的結構觀念與範式建造
2.臺灣社會學刊
3.文化演進的基本法則試探─‘物能說’與‘愛能說’之新綜合
4.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R. SUN YAT-SEN, AND MODERN SOCIOLOGY
5.THE POSITION OF WOMAN IN MODERN CHINA
6.中國工業制度的發展
7.都市社會學基本概念的檢討
8.企業社會學的發展與成長
9.台灣曹族之生活方式
10.南勢阿美族的娛樂活動
11.我國兒童少年發展方案的政策觀─為籌開全國兒童少年發展研討會議而作
12.大學社會工作課程之再商榷
13.我國社區發展的新里程碑─簡介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14.內政部社會司五十九年業務概要
15.臺灣省社會行政概況
16.臺北市加強國民就業輔導工作的展望
17.國內各大學社會學系及其有關學系簡介
18.REPORT ON THE VII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19.出席美國太平洋社會學會1971年年會報告
歷期學刊
首頁
65期
2019-08-08
〈 回上一頁
回首頁
最新公告
學界資訊Academic Information
徵稿資訊Call for Contributions
徵才資訊Job openings
其他Others
學會消息
學會消息TSA News
關於學會
學會組織 Internal Organization
學會章程及理監事會選舉辦法Articles of Association
學會簡介Introduction
學會沿革History
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
臺灣社會學刊
臺灣社會學刊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臺灣社會學會通訊Taiwanese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Communication
臺灣社會學會通訊
臺灣社會學會通訊
巷仔口社會學
學術活動
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碩博士論文獎得獎論文
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得獎論文
社會調查師
社會調查師最新公告
社會調查師簡介
社會調查師認證實施辦法
社會調查師認證課程
社會調查師認證報名資訊
社會調查師質性資料分析能力認證作品庫
社會調查師數據分析能力認證考古題及作答精選集
社會調查師Q&A
職涯專區
社學就業不社限
大學社會營資訊
「進擊的職人」系列影片
會員繳費
會員登入
註冊